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..
好久没写随笔闲聊了,随便写点
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
最大的感叹是...社会如此之复杂
这一年明显感觉我成长了很多,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了。。。
也许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,也许只是更能 客观、理性的看待和剖析解构背后的原由罢了。。。
有些时候我很希望自己是 e 人,我很羡慕他们和谁都能轻易攀谈,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,交流似乎没有任何阻碍。无论和谁都能很快搭上话。
很可惜我不是,我尝试了很多突破,但是结论是...这不适合我,太累了
我每次觉得自己可能“e 了一点”的时候,测出来 i 的程度都增加了,最近一次测出来 i 含量 95%,我也曾怀疑过 “这破测试有问题吧”,但是事实是和人交流真的很累,似乎是最消耗“电量”的。
在不到半年的时间,我从 intp-t 转成了 intp-a。完成转变那会我有很明显的感觉“我似乎哪里发生了改变,感觉更厉害了”,就好像从 SS 晋升 SSS 一样(虽然这么说有点中二,但感觉就是如此
我以前感觉的是“佛系”的心态
“不理解,但是尊重,尊重他人命运”
现在可能是
“怀着敬畏”
大概就是,对时间上:我尊重你的时间,但是如果你对我的时间不尊重,那很抱歉,尊重是互相的。
对其它差不多吧,似乎成了原则?
完成转变的过程我觉得最大的是学会放下了吧,,,
能自信地说出:我不要了,,,
能发自内心的认为:我的实力如何不需要你来评判,,,
能判断并远离那些“消耗”我的人了。。。
或许是有那么些傲慢吧,但是...那又如何?
或许有读者会说 迷信 mbti 啥的,笔者只是觉得这个理论有点意思,似乎也有点用(《心理类型》那也试着看了,看不懂
笔者对 mbti 的看法是,这是基于统计学的规律,把它当工具还是很好用的,毕竟知道 mbti 的人多,问别人 mbti 很多时候大概率也不用让 ta 现场做一套题
也许有人认为把人分成 16 种类型似乎是有些泛泛而谈,虽然里面还有很多的细分种类,但是就以此贴上标签果然还是有些扯吧
emmmm,人是会变的,测试也不一定是准的,这个标签可能也不适合 xxx
但是我认为它是有价值的,能很快的建立框架,能从以前的经验总结,能对自我进行分析......
嘛...就酱紫趴
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启示,或者当乐子看也行
shiraayano
2025 年 10 月 1 日